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要闻

这里的藕 央视点赞 日销三万斤 秘诀何在?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6日16:58 来源: 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寒气初显

万物敛藏

又到了心向一碗铫子藕汤的时节

还记得今年初带着

长度3.473米,重量8斤半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莲藕

登上央视元宵晚会

退役军人李正旺吗?

今天,他又带着

引以为傲的蔡甸莲藕香粉王

来到了大家的视野

香粉王

舌尖甜!满口芳!粉沾筷!

蔡甸莲藕于2007年获得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在蔡甸莲藕的众多品类中

以“香粉王”最具代表性

普通粉藕

因淀粉含量较低或品种差异

炖煮后可能松散,粉而不糯

口感单一无清甜回味

而蔡甸莲藕香粉王

坚持采用人工净草

承诺零农残

藕糯可口

汤香浓郁

具体来说

香粉王的出众体现在四个方面

粉糯细腻,风味浓郁

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占比大)

煨汤后口感“粉而不散”

质地绵软如板栗

且带有27种风味物质

香气层次丰富

营养丰富,成分出众

富含高蛋白高锌

蛋白质含量达3.08g/100g

锌含量3.5mg/kg

显著高于普通粉藕

维生素C丰富

每100克含44毫克维生素C

抗氧化能力强

低糖高纤维

可溶性糖含量低(约1.5g/100g)

膳食纤维含量高

有助于肠道健康

如今

香粉王已不仅是一方特产

更走向了全球

远销海外

从传统千年老品种莲藕毛三节

到煨汤王的香粉王粉藕

李正旺用10年时间实现了

莲藕一二三产融合企业的打造

创办的公司从种植到深加工

餐饮实体店到农文旅企业

用互联网引领当地莲藕产业出圈

用很多老农人的话

一个福建来的蔡甸女婿

实现了几代人没有实现的梦想

在央视的报道采访助力下

李正旺敏锐地抓住“互联网+”机遇

组建电商直播团队

将央视节目带来的巨大流量

成功转化为日销鲜藕3万斤的实际销量

《李正旺用电商引领一支藕、一锅汤带火一座城的模式》

从泥塘到直播间

从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

这位退役军人用八年时间

硬是把蔡甸莲藕做成了

火爆又出圈的“潮牌”

扎根

泥塘边那些弯下的腰

是他向上的力量

创业路上

最让李正旺动容的

不是打破吉尼斯纪录的“藕王”

也不是央视舞台的高光时刻

而是基地里那些

七八十岁老藕农的身影

“不管是下雪还是下雨

他们披上雨衣

就直接徒手在泥塘里挖藕”

这个场景让他心酸

更引发了

他对传统农业智慧的深刻思考

他意识到

这些老农最宝贵的地方

在于

他们数十年积累的

种植经验和技术诀窍

“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一份价值

基于这样的认知

他选择了一条更具温度的创新路径

返聘这些老师傅为公司的“技术顾问”

让传统的种植智慧为现代化农业赋能

这种对劳动者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尊重

让他坚信,创业的成功

不仅是商业数字的增长

更是带动一方乡亲

赋能一片乡土的责任与担当


寄语

乡村振兴

是星辰大海般的新征途

作为当地人社局授予的

返乡创业推荐官

李正旺对正在寻找出路的

退役军人和青年创业者

提出了诚挚建议

关键就是说你这份价值在哪个地方呈现”

一要善于发现乡土价值

“实际上农村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李正旺指出

从种植板块到深加工

从电商运营到农文旅融合

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创业机会

他通过引进农科院新品种

使亩产效益翻倍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乡土的价值潜力





二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模式创新

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他创建的“五村六品”产业模式

整合五个村庄资源

打造莲藕博览园、研学基地

深加工园区等多元业态

形成了三产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要永葆军人本色

李正旺动情地说道创业离不开在部队锻炼的三样东西

一个韧性,一个信念,一个执着

正是这种不畏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

支撑他走过创业初期最艰难的岁月





“我相信这能成,我就一直坚持”

李正旺用他的实践告诉我们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

只要找准方向、坚持创新、保持韧性

每个人都能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的莲藕产业

不仅是一碗暖心的藕汤

更是一位退役军人

用信念与创新熬制的人生佳酿

如今

李正旺正朝着

更远大的目标迈进

打造全国连锁的藕粉工坊奶茶店

推动莲藕产业

向药食同源的健康产业升级

在他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个

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

更看到了现代农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肖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