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要闻

每个人都是长江的“小水滴”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1日17:20 来源: 湖北高院

编者按

“净水北送,润泽华夏;碧水东流,惠及万民”。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枢纽,肩负着保障国家战略落地的特殊使命与重大责任。这份责任,不仅系于宏大的工程与制度,更融汇于每一个关心、守护母亲河的个体行动之中。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长江中的一滴“小水滴”。看似微小,却蕴藏着改变的力量;看似平凡,却共同汇聚成奔涌向前的江河。

从司法审判一线到公益组织,从基层志愿者到普通民众,无数“小水滴”正以点滴努力,共同勾勒出湖北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推进长江大保护的立体图景。

在第四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即将启幕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小水滴”的世界,聆听他们如何以微光映照奔流,以行动写就守护——他们的声音,正是长江的声音。

访谈一:串珠成链,构建长江流域特色的环境司法保护体系

从协作机制到改革创新,武汉海事法院正以司法之力守护长江安澜。其跨域联防、精品案例引领、司法职能延伸的司法实践,构建起具有长江流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保障着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展望未来,武汉海事法院将以更精准的工作思路回应长江保护的更高需求,使司法护航更有力度、更深入,让“共抓大保护”落地生根,为长江母亲河的永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屏障。

访谈二:当好司法“守井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以司法为笔,绘就库区生态保护新篇章。丹江口法院立足核心水源区定位,以“守井人”的担当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司法力量筑牢护水防线。通过巡回审判、模拟法庭、护水协作平台、修复生态等一系列司法实践让守水护水深入人心。他们深耕“两山”理念,将司法履职与兴产富民紧密结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共赢。

如今,丹江口法院正以跨区域司法协作、典型案例引领、生态旅游赋能等举措,持续将司法“绿色”价值转化为发展“金色”成果,用法治力量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长江大保护写下基层法院的实干答卷。

访谈三:汇聚力量,守护长江的微笑

从动员退捕渔民化身江豚协助巡护员,见证“长江微笑” 止跌回升,到发起“长江有鱼”项目,以科学放流、科普宣传规范生态修复,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为长江流域生灵护航的实践始终温暖且有力。

期待这份公益担当持续汇聚多方合力,让科学保护理念深植人心,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长江生态永续安澜注入持久动力。

访谈四:“小水滴”融入“大保护”,志愿者在行动

“小水滴”终将聚成守水护水的奔腾洪流。小水滴志愿者们除了是守护“一库碧水”的力量,更是广大公众参与长江大保护的真实缩影。在访谈中,他们分享了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他们扎根库区巡河护河、普法宣讲,联动法院开展模拟法庭,让护水意识从自觉升华为法治共识。

志愿者们既守住了一库碧水,更践行了“两山理论”。这份代代相传的护水热情,为长江大保护注入了最鲜活的民间力量,让“人人护水、共守安澜” 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正如长江由万千水滴汇聚而成,中国的法治进步亦源于每一个平凡个体的不懈坚持。从公益诉讼到环保实践,从司法创新到公众参与,无数微光正汇聚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让我们珍视这奔流中的每一朵浪花,在法治的江河中共同守护一江碧水,让清洁生产的理念深植人心,使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

【责任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