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被称为人类古文明发生线。这条孕育人类古文明的“黄金线”,贯穿了四大古文明的母亲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以及壮阔的长江。
检察文化包含了检察官们赤胆忠心的坚贞品格、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恪尽职守的担当精神、公正公平的法律信仰、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
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品牌征集展示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报送的参选检察文化品牌92个,经过初评和复评,20个检察文化品牌进入风采展示环节,宜昌市检察院报送的“三峡生态检察官”文化品牌位列其中,为全省唯一上榜品牌。
长江,因奔流而不息;文化,因传承而不朽。今天,让我们从丰富而厚重的检察文化中,聆听深刻而动人的检察故事……
△ 点击查看『三峡生态检察官』文化品牌视频详情
『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品牌征集展示活动火热进行中!20个品牌进入网上展示环节!』
湖北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境内有长江径流232公里,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宜昌市人民检察院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三峡生态检察官”品牌创建为抓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行“刑事打击先导、公益诉讼主导、民事行政跟进”综合履职模式,探索“属地检察+交叉检察+巡回检察”综合治理方式,实行“检察建议+调研报告”诉源治理形式,以“四大检察”一体、综合履职,坚决扛牢“立规之地”检察担当,办理的6个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获评“新时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创新品牌”和“全省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宜昌市检察院荣获“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生态检察工作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省媒体推介报道260余次,在沿长江11省市具有深远影响,先后5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接待全国十余省市来宜考察交流。今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在宜昌召开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勉励宜昌检察机关争创长江生态保护检察典范。今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联合开展第103次“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活动,报道三峡生态检察官的履职故事。
融入中心工作
筑牢服务大局政治底色
三峡生态检察官始终聚焦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加强政治建设中筑牢绿色发展理念、擦亮政治忠诚底色。
以党建引领凝共识。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参加主题研讨、参观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参与“中华鲟放流”等主题党日形式,将党建活动开到办案现场,在碧波荡漾的长江上沉浸式感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更好凝聚对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以绿色发展明思路。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省检察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制定出台服务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及助力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长江及其重要支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围绕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工作,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暨“检学研”一体化研讨交流活动,充分展现以政治建设提升业务质效的理念、方法和路径。
以交叉巡回破难题。采取“党建三级联动、条线一体发力”的融合路径,成立12个交叉巡回党小组,对清江、沮漳河、黄柏河、三峡库区等四个流域片区开展交叉巡回检察,推动一批生态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治理。2022年,从全市抽调9名生态检察官组成专案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参加督促整治船舶修造、拆解行业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件,该案获评2023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
融入司法办案
打造长江大保护业务特色
三峡生态检察官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化以案促治,推动流域共治。
护航长江“黄金水道”。作为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所在地,宜昌每年有近6万艘船舶、2亿吨货物从这里转运,污染防治压力巨大。在办理最高检交办的长江宜昌段码头船舶污染治理案中,三峡生态检察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在全国率先办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系列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建成12个船舶污染物接收专用码头和1个洗舱站,实现船舶污染物闭环处置,办理的2个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办案情况在全国首个生态日被《今日说法》栏目深度报道。
助推绿色产业发展。针对五峰茶、远安米、夷陵牛等宜昌特色产业中的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三峡生态检察官果断出击,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帮助特色产业提升“含金量”,带动山区群众发家致富。在办理长江支流宜都白溪河畜禽养殖污染案中,针对2家大型生猪养殖场利用喀斯特溶洞暗排粪污问题,三峡生态检察官不畏艰难,在督促问题综合整治的同时,建议当地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促推畜禽养殖绿色规范发展。2024年5月,该案入选最高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检察监督与生态环境执法协同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筑牢三峡生态屏障。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峡地区珍稀物种资源丰富,三峡生态检察官协同行政机关持续改善中华鲟产卵区、中华秋沙鸭越冬区、鸽子花珙桐原生区生态环境质量,全力守护三峡物种基因库,办理的2个案件获评最高检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2024年4月,宜昌市检察院联合法院、林业等部门建立湖北省首个“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创新运用认购林业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目前,赔偿义务人已认购碳票3300余吨。
融入社会治理
彰显躬身实干为民本色
三峡生态检察官始终聚焦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坚持与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同频共振,以高质效履职彰显品牌价值。
结合监督办案,加强诉源治理。秭归是中国著名的“脐橙之乡”,脐橙是山区群众的“致富之果”。针对假冒农资问题,三峡生态检察官主动对接脐橙企业,依法打击制售300余吨劣质肥料案,为200余名涉案柑农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针对柑橘洗果包装行业污染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情况报告,促成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柑橘洗果厂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县50余家柑橘洗果厂全面改造升级。
积极服务群众,助力基层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让三峡生态检察官在为民办实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长江大保护社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云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长江保护法律知识宣传及巡江、净江等志愿服务。延伸检察服务触角,在黄柏河流域、三峡库区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挂牌设立“三峡生态检察官红色驿站”,帮助居民排忧解难。
加强法治宣传,弘扬长江文化。在长江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检通过“微直播”推介“他们是三峡生态检察官”,点击流量超三千万。隆重发布《长江三峡流域司法治理宜昌实践》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通过央视频、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平台全网直播,近30万人次在线观看。加强三游洞、屈原祠等文化遗址保护力度,着力延续传承历史文脉。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12个,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共抓共管共治”的生态环保意识。
融入机制共建
擦亮创新发展制度亮色
三峡生态检察官始终聚焦改革实践探索,以机制创新推动司法治理效能提升,为保护长江画出最大“同心圆”。
打造全域办案模式。宜昌15个基层检察院人数最多的51人,最少的只有19人,小院数占全省42%。针对山区小院多,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的优势,构建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监督工作格局,部署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大专项检察行动,在全市成立16个长江大保护检察办公室,创新开展“属地检察+交叉检察+巡回检察”办案模式,推动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工作走深走实。推动涉长江干流案件集中管辖,将葛洲坝检察院打造为长江大保护专门检察院,不断提升司法专业化水平。
打造多元共治模式。长江治理不止一江一河,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跨区域协作、多部门配合。为推动长江宜昌段协同治理,我们以文化共建为桥梁,与涉江行政单位党建共谋、活动联办、业务互联,搭建政检联动平台,与海事、交通、生态环境等数十家涉江行政机关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衔接等协作机制20余项,实现了从各自为阵到整体联动的转变。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品牌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深化长江干线检察协作,与重庆、武汉、南京等地检察机关签订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意见,实现了长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生态环境保护力量的连接贯通。
打造生态检察模式。“立规之地”要有样板之标,我们持续聚焦宜昌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系统建立三峡生态检察官制度,积极践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以“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推动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更好实现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纠正违法与源头治理、维护公益与促进发展相统一,努力为长江流域司法治理提供“宜昌检察样本”。
征程万里风正劲,不待扬鞭自奋蹄。三峡生态检察官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殷殷嘱托,认真落实应勇检察长打造长江生态保护检察典范指示要求,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书写长江大保护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