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而行
勤耕不辍,从量变产生质变
梦想,与法律结缘。
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2009年,怀揣着当法官的梦想,余四美同志考入洪山法院,成为行政庭的一名书记员。在兼任信息调研员期间,她一头钻进文字堆,逐字逐句认真领会领导修改的文稿,用心揣摩写作模式和用词技巧,潜心研究书刊、报刊、内网上的各类文稿,制简报、做摘录,分门别类建立业务工作的“资料库”。甘于寂寞,勤于练笔,“唯艰忍者始能遂其知”,四年的历练,铸造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岗位责任心和大局观,实现了由学校到法院,由作业论文到公文写作的良好转变。期间,她共撰写各类信息简报30余篇,调研、论文20余篇,撰写的案例被人民法院案例选采用,并先后获得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五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三等奖、湖北省法院第二十三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等殊荣。
“她特别能吃苦,做事特别认真”,同事们都这样评价她。在打下扎实的法律功底后,2013年,余四美同志成为了同事们和当事人口中的“余法官”。
勇攀高峰
繁案精审,“啃硬骨头”破难题
担责任,始成长;尽责任,方进步。
“在学生时代,我便梦想着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法官。现在真的成为一名法官后,才发现法官职业神圣的背后,更多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面对基层案多人少的审判现状,余四美法官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审判工作目标,采用繁简分类的工作方法,不断总结审判经验,提高裁判水平。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她也毫不退缩、勇担重任。她常说:“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弄懂,不会的问题越来越少,办案才能越来越轻松”。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她都会挤出时间提前阅卷,熟悉案情,查找类似案例,搜集理论资料,虚心请教资深法官,再制作庭审提纲,明确审理方向,用勤勉、严谨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确保所办案件成为“铁案”“硬案”。
在办理一起涉及建设城市地铁项目的环评行政许可典型性行政争议案件时,周边居民认为该建设项目会对其居住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要求撤销环保部门作出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批复行为。由于该案案情复杂,证据繁多,需要对行政机关就专业性问题作出的行政判断进行审查,且涉及城市地铁建设、众多居民权益,稍有不慎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开庭前,余四美法官与合议庭成员认真查阅案卷材料,实地走访,深入研究案情,厘清了审判思路。开庭后,针对争议焦点,她又翻阅大量专业资料,学习类案经验,咨询业内专家,在实质性审查环评报告中的专业性事项后,及时依法作出裁判,既给周边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保障了地铁的顺利建设施工。
一路向阳
暖心调解,让司法带上温度
司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2019年9月,余四美法官离开行政庭,来到张家湾人民法庭。
在基层人民法庭,办理的案件主要是买卖合同、民间借贷、房屋租赁、婚姻家庭、分家析产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她意识到,与行政案件相比,民事案件更加注重案件的调解工作。法院是矛盾的集中地,亦是矛盾的化解地。审理案件时,不能简单地就案办案,只有从实质性化解矛盾出发,在诉前、诉中、诉后都主动作为,才能真正做到排难解纷,止诉息争,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三年来,余四美法官共计受理案件1772件,结案1655件,调撤率61.4%。
白天排满了庭,余四美法官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有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双方合作了八年,原告基于信任一直没有提起诉讼,等提起诉讼时,证据只有微信聊天记录了。第一次庭审后,被告看准原告证据不足便全盘否认欠款事实。余法官告知原告补充证据,原告因年迈且缺乏法律知识不会搜集证据,只是抹着眼泪不停地重复“做人要讲良心,他真的欠我的钱,你一定要相信我”。看着委屈的老人,余法官说,“白天我没有时间,傍晚您过来,我们一起核对证据”。历经五次核对,余法官及其团队终于在浩瀚的聊天记录中找到了被告欠款的有力证据。铁证如山,在余法官的劝说下,被告也改变了强硬的态度,双方握手言和,老人终于追回了多年的血汗钱。当老人再次颤抖着落泪表示感谢时,余法官回握他的手说:“法律绝不能让守法的老百姓受委屈”“也希望您以后学会保留证据,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审判工作中,余四美法官总是运用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微笑面对当事人,温和地和当事人做解释工作。她说:“在中国老百姓朴素的观念中,除了法之外,还有情和理。审理案件,不能只机械地运用法律作出裁判,更要运用法律智慧和人生智慧,用公平正义的力量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用人文关怀的情感构筑阳光的心灵港湾,让司法带上温度,才能让老百姓接受,从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作为一名青年女法官,她坚韧,扎根基层司法为民默默耕耘;她温暖,始终坚持传播法治正能量。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她用青春无怨无悔地书写着对法律事业的热情,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让胸前的天平闪耀着不平凡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