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法治频道 > 法治要闻

踔厉奋发——湖北法院五年影像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3日22:25 来源: 湖北高院

2022年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三庭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徐艺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在14年的审判岗位上,徐艺把初心与使命揉进每一件案子、印进每一页卷宗,承办的2800余件案件无一差错,让青春在法治建设中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

郑小红曾在武汉市江汉区法院民意街人民法庭工作了6年,她跑遍了辖区67个社区、30个小商品市场,用脚步丈量公平,用微笑传递正义。她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耐心、诚心对待群众,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当事人阐述法律知识,用最便捷高效的方式为当事人解决问题,让老百姓打“便捷的官司、明白的官司、受尊重的官司”,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温情、法官的柔情,被群众誉为“微笑法官”。

31年来,陈升霄从书记员、法官、副庭长到庭长,奔波于武陵余脉的大山中,审结了民事案件4000余件,行政案件185件,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0%以上,没有出现一件错案。

晓关侗族乡地处大山深处,山大人稀。在晓关人民法庭的7年里,陈升霄总是背着国徽走村串寨、送法下乡、巡回办案。在密林深处、田间地头、村落院舍、癌症患者病床旁,他巡回办案898件,调解结案率达95%以上,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效果。

5年来,全省法院340个集体和378名个人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涌现出了“用生命书写法治初心”的全国模范法官杨军、“用脚步丈量公平、用微笑传递正义”的全国先进工作者郑小红、司法实践中的“一缕春风”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徐艺、“大山深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陈升霄、心系群众务实为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周鹏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怀着法治梦想和对法官职业的初心与热爱,用情怀、执着和拼搏,在荆楚大地上书写着精彩的司法篇章……

(视频链接)

【双百政法英模 | 杨军 :燃尽生命 只为法徽闪耀】

2020年7月25日,荆州市沙市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军同志突发疾病,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终年52岁。2021年10月1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湖北省委在武汉召开表彰大会,追授杨军同志“全国模范法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斯人长已矣,风范永长存!

5年来,还有襄阳中院民三庭原一级法官苏轶、京山市法院宋河人民法庭原庭长秦必先、武汉市江夏区法院民一庭原四级高级法官张国刚、监利市法院龚场人民法庭原庭长陈艳红、十堰市郧阳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原庭长王廷涛、宜昌中院原干警张妍、房县法院原院长胡琼、大冶市法院原副院长吴开明等同志先后离开了我们。这一串永不褪色的名字背后,是一桩桩感人肺腑的事迹。他们把生命的壮丽篇章献给了湖北法院事业。他们的光辉与业绩灿如朝阳,荆楚大地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精神与情操宛若丰碑,砥砺后来者继承其志,奋然前行。

英雄已走,事业常青。我们永远惦记着你们!

用爱给这座城市多一点温暖

隔门相望

“不要过来。”魏海洋对女儿说。2020年1月31日,孝感市孝南区法院干警魏海洋自愿签下军令状,带头奔赴抗疫一线,负责辖区巡逻、入户摸排、送发热人员和疑似病人往医院就诊等工作。半个月里,魏海洋只回过一次家。到了家门口,他担心将病毒带回家,制止了奔向他的女儿,在走廊吃完了妻子做的饭菜,与年幼的女儿隔着走廊相望。

勇敢逆行者

在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战在第一线,用生命抢救生命,用热血浇灌了希望。与此同时,还有一群与医护人员同行的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深藏功名,只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武汉的热爱!他们是无名的英雄!武汉海事法院干警孙代君在武汉封城后,第一时间组织了志愿服务队,担负接送急诊医护人员上下班、运输医疗物资、给医护人员送餐等任务,连续数日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江汉区、东西湖区和武汉金银潭医院。

抗疫不止,“云办案”不停

湖北全省法院通过网上立案、云间庭审、线上调解、远程提讯、移动执行等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诉讼服务高效开展。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湖北和武汉身处风暴之眼,成为阻击疫情的决胜之地。当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集结号吹响,湖北法院人义无反顾冲在最前线——

全省法院1万余名干警下沉到2300多个社区、村组、卡点,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安全,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是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他们不惧艰险,用爱给这座城市带来温暖和信心。武汉市青山区法院和武汉海事法院干警孙代君分别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全省法院坚持防疫、办案“两手抓”,对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依法作出妥善安排,全力保障线上诉讼服务高效开展,确保司法不停摆、正义不止步。同时,千方百计服务复工复产,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法治化营商环境怎么样,市场主体的感受最直观。湖北省法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赴有关企业走访调研,征求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图为游劝荣院长走访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产业展示中心。)

2022年9月29日,中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武汉破产法庭在武汉中院揭牌成立,标志着湖北法院、武汉法院破产审判工作迈入了新阶段。

涅槃重生

2020年4月,五堰商场债务如山,现金断流,难以为继,向十堰中院提出破产申请。十堰中院经反复研判,认为五堰商场融资困难,自救无望,应该受理破产申请,但不能“一破了之”。通过破产重整,一度濒临倒闭的老牌商场,迅速走上复苏之路,销售额不断攀升。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在新的赶考路上,湖北法院秉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理念,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湖北省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首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从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限管理等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审判执行时机和司法手段方式,加强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依法对180名审判阶段在押的企业经营者变更强制措施,对36名涉案企业经营者宣告无罪,努力把司法办案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审判工作已成为湖北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标志。

2022年5月25日,全省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视频推进会在武汉召开,全省法院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斩断伸向人民群众“钱袋子”的“黑手”。

黑恶不扫、社会难稳,黑恶不除、民心难安。在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湖北全省法院和广大干警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对黑恶势力发起了强大攻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二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2397件,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749人,执行到位“黑财”15.15亿元。全省法院系统26个单位、41名干警荣获湖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随州中院公开审理湖北省首例侵害烈士名誉权公益诉讼案,被告章某在最后陈述时真诚道歉。

4700个喇叭!袅袅乡音说宪法

每天早中午,大冶市383个村(社区)的4700个“村村响”大喇叭定时播放,宣讲二十大和宪法等法律知识,受到群众欢迎。

鲜花绿树,小桥流水,2022年12月7日一大早,大冶市金湖街道姜桥村的村民就围坐在一起,听“村村响”喇叭宣讲二十大精神和宪法知识。听完广播大伙儿还不满足,又纷纷参加了大冶市法院干警组织的普法宣传课。

2020年12月4日,湖北省法院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湖北制度型开放法治保障创新基地。

2021年12月29日,湖北省法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打造湖北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优选地”调研座谈会。

2021年4月26日,襄阳中院举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暨襄阳中院法官联系点授牌仪式。

5年来,湖北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司法保护,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坚决打击专利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6431件,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推广。推动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与国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7家单位共建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纠纷调解中心与案例研究中心,助力将武汉打造成为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

梁子湖上,清风送爽,湖天一色,一群小天鹅正在享受这静谧又安逸的一刻!每年冬天,白鹭、斑嘴鸭、小天鹅等鸟儿成群到来,为浩渺的湖面增添了动感与活力。

2022年10月25日,利川市法院清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揭牌。

2018年6月27日,枝江市长江鱼类放流点码头,因电捕鱼被判缓刑的李某、许某,在人民法院等部门监督下,将176公斤成鱼、72750尾鱼苗放流长江。

2022年11月24日至25日,首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在武汉市举行,达成了《长江司法保护武汉共识》。

千百年来,滚滚长江用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滋养着荆楚大地,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生灵。守护长江母亲河,是新时代赋予湖北法院人的历史使命。湖北法院扛起司法担当,省法院出台《依法服务和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等5个司法文件,在长江重要干支流、“南水北调”水源地设立生态法庭,在全省三级法院构建“1+5+10+N”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组建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司法行动,开展湘鄂赣三省法院“长江湿地保护司法联合调研”,主办首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形成《长江司法保护武汉共识》,全省法院依法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3205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04件共护大江东流。

(图为2021年9月28日,孝感法院少年庭法官到张某(化名)家中,向张某送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

2020年6月,小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站“给大法官留言”栏目,向湖北省法院求助并反映问题。针对留言,湖北省法院主要负责人进行案件函询,推动出台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

2021年9月27日,襄阳市襄州区法院成功调结41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现场为41名农民工兑付案款。

2022年2月,在阳新县法院家事法庭,庭长李珊珊耐心劝导,释法说理,成功化解了一对结婚40年老夫妻之间的矛盾。

湖北法院坚持强基导向,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新建、改扩建、修缮人民法庭269个,推动全省573个人民法庭布局调整、转型升级,选派优秀年轻干警到人民法庭工作,实现城乡法庭差异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效夯实了司法根基。

2021年4月9日,南漳县法院东巩人民法庭深入东巩镇莲花池村,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84岁老人状告六子女的赡养案,经法官耐心细致疏导和释法说理,双方达成赡养协议,并当场履行。

小龙虾,是潜江市的重要名片。每年5至8月,是小龙虾交易的旺季,也是潜江市法院小龙虾法庭“法护”小龙虾最忙的时候。

2021年以来,湖北三级法院共建立60多个专业法庭,每个法庭都有“独门绝技”,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尖板眼”。

2021年5月28日,安陆市法院干警来到结对共建的光明社区,走访慰问社区留守儿童,为孩子们送上暖心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lt;滑动查看全文>

行走在山间田野,穿行于风雨之间,湖北法院人脚踩泥土、身背国徽,为民服务“零距离”,司法温暖“送到家”,朴实无华地践行着法院人的初心与使命。纠纷在哪里,国徽便在哪里,巡回法庭便开在哪里,公平正义就会出现在哪里。同时,积极推进城区和城乡接合部人民法庭的专业化转型,人民法庭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全力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司法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

2022年11月10日上午,湖北省检察院向湖北省法院送达检察建议,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代表省法院接受检察建议书。

2021年12月10日,湖北省法院召开审判委员会,邀请被告人辩护律师参会陈述意见。

2020年11月19日,27名人大代表到咸宁中院调研视察工作。

2020年12月3日,34名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武汉法院。

着眼加快完善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湖北省法院出台《司法责任制工作指引》,建立全省案件监管平台,加强对“四类案件”及其他案件的监督管理;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律师作用 加强审判权力制约监督 确保司法公正的意见(试行)》,全省三级法院邀请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1546次,邀请律师到审判委员会陈述意见143次,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审判权正确行使。

2022年5月,通过线上电子卷宗移送系统,仅用时30分钟,一起上诉案件的卷宗就从京山市法院移送到了荆门中院。

2022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庭审记录用录音录像代替笔录,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无纸化移送,司法专递面单电子集约送达,执行事务一站式办理,有效提升了审判执行质效。

2021年,湖北省法院信息化“轻骑兵”团队先后到全省各中级法院,开展以电子卷宗为纽带的9个系统平台培训。

信息技术是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倍增器”,能够有力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在智慧法院建设中,湖北法院坚持需求导向,上线运行审判执行、司法管理、公众服务、政务协同和运维保障等36个审判应用系统,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智慧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数据工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法官办案提供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智能语音识别、类案推送和裁判文书纠错等服务,把法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优化司法服务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跑出了审判质效的“加速度”。

2022年3月25日,湖北省法院对鄂州法院开展拉练检查。

在对孝感中院的拉练检查中,湖北省人大代表、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喻梅受邀参加。

2022年9月21日至22日,湖北省法院对武汉法院拉练检查反馈重点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实地验收评估。

2022年8月23日,湖北省法院拉练检查反馈问题整改验收评估工作组走访湖北亿纬动力企业负责人,了解荆门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2022年2月至5月,湖北省法院党组领导、厅级干部和机关部门负责人,先后赴全省13个市(州)中级法院、4个直属法院开展17场“拉网式”拉练检查,为全省法院进行全面“体检”和精准“画像”,坚持刀刃向内,查问题找症结开药方。场场“火药味”十足,站站让人如坐针毡。这样规模、这种形式的检查活动,在湖北法院尚属首次,给全省各级法院带来了极大触动。

拉练检查全程聚焦问题,运用6900多个事实数据和380多个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中基层法院存在的12个共性问题和300个个性问题,实现问题具体化、点评精准化。

坚持开门拉练。拉练检查阶段,主动邀请地方党委、人大、党委政法委和71名代表委员、5家新闻媒体参加。拉练整改阶段,先后组织86场恳谈会,邀请51名地方党委政法委、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和人大代表担任观察员,参与验收评估。

坚持用实际成效检验拉练成果,运用“四种形态”问责处理1712人,立案查处违纪违法93人,调整岗位14人,制定修订549项规章制度,推动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全省法院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得到较大提升。

2020年11月12日,湖北省法院举办“大爱至简”读书分享会。

2021年5月19日,湖北法院青年干警开展“学党史,让青春在党旗下飞扬”读书分享活动。

2021年6月1日,湖北省法院举办“书香伴六一、亲子促成长”儿童节亲子阅读活动。

2022年3月8日,武汉铁路运输中院组织女干警到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开展读书品茗活动。

2022年3月7日,大冶市法院在还地桥镇南石村开展“书香法苑·花千谷”读书活动,干警与村民群众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2022年10月9日,湖北省法院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暨法院“清风颂”书画摄影展。

2019年9月25日,湖北省法院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朗诵会。

读书塑魂,文化润心。湖北法院坚持以书育人、以文化人,按照“一院一品”思路,持续推进“书香法院”建设和全员读书活动,三级法院创办“木兰书苑”“问津学堂”“海燕”等读书组织,先后组织读书会900余场次,形成了“法韵深深”“法漾纸香”“象山法语”“法润桂乡”等读书品牌,“书香书韵”已成为湖北法院的一道亮丽底色。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法院”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湖北全省法院的文化建设,干警们创编的5部影视作品、16部微视频、47件书画摄影作品、11个自创文艺节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的微电影《一碗热干面》先后荣获第5届亚洲微电影节十佳微电影、最佳演员奖和全国第5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十大微电影、最佳导演等大奖。

视频集锦

一碗热干面

拒执罪

滴水不漏

见证

【责任编辑:肖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