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法治频道 > 司法关注

以三农之“稳”推动发展之“进”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8日14:26 来源: 农村新报

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茶叶基地。(恩施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恩施市委书记 苏勇

2021年,恩施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6亿元,同比增长1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60元,同比增长12.4%。

做好今年三农重点工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夯实“稳”的基础,瞄准“进”的目标,以“稳”求进,以“进”固稳。

恩施市地处武陵山腹地,崇山峻岭,山大人稀。从人口数量分布看,按照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共有常住人口8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6万左右,占比近46%。从劳动力占比看,全市现有12.99万人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总数29.52万人的44%。从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应看,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0.74万亩,产量达到21万吨,本地粮食产量占供应总量的85%以上。从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看,特色农业基地规模达到128万亩,茶叶、生猪、蔬菜、硒土豆等特色农业产业正在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稳住农业基本盘,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三农工作,以三农之“稳”推动发展之“进”。

一、聚焦产业化、现代化,抓实乡村发展

做强特色产业。恩施市不缺资源,更不缺农业产业,现存问题在于产业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不优、品牌附加值不高。要充分发挥“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大力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要围绕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聚焦47个重点村,因地制宜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行动。做到大产业抓品种,新产业抓基地,老产业抓提升,不断提高产业质效。要坚持不懈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立足“专精特新”,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拳头产品。要持续释放“恩施玉露”品牌效应,全力打造以硒土豆、茶叶、生猪、蔬菜等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形成基地到工厂、工厂到市场、市场到用户的农业产业体系。

壮大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带动作用,针对性招引一批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大企业、好企业,集聚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带领各类农业经营市场主体共同开发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要培育壮大一批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跨界配置产业要素,促进“十大产业链”充分融合,拓宽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革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致力解决关键品种、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等问题,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多元业态。农业产业既要有原生态、乡土味,也要有新业态、年轻味。要持续开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体育赛事、乡村文旅康养等活动,培育农家特色民宿、传统手工制作等“乡愁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要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微视、抖音、淘宝直播、小红书等直播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硒品”出山。要持续实施“村村建邮站、村村通快递”工程,建立乡级综合物流服务站,设立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不断健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乡村消费提质扩容。

二、聚焦特色化、差异化,抓实乡村建设

推进乡村“两基”建设。要加快实施农村“水、电、路、网、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着力建设智慧乡村,提升农村管理水平。要加快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向基层延伸,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特色风貌引领。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建房审批和监管机制,加强风貌引导,充分挖掘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民族特色等元素,打造“一户一特色,户户不相同”的美丽庭院,不断提升乡村颜值。要做好特色村寨、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实施“拯救老屋行动”,留下乡村记忆,留住美丽乡愁。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四清四整”专项行动,确保农村环境干净整洁。要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鼓励村民开展“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栽花植树,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打造“微公园”“小景点”,提高乡村生活品质。要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有序收集、集中清运、无害化处理。要加强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探索形成符合农村特点、农民习惯的分类处理模式,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聚焦最细化、最优化,把握四种关系

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而内,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四个方面关系,以措施最细化、方案最优化确保工作最实化、效果最大化,推动全市三农工作提质增效。

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改变过去“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城乡发展水平,让城市和乡村互利共赢。一方面,要在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区域协同上一体推进。农村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是生活必需品的提供者;城市是工商业的聚集地,是工业制造品的提供者,因此,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都必须与新型城镇化一体推进,通过产业互补、要素互通,实现发展共融。另一方面,恩施市作为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区,差距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要旗帜鲜明地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为三农发展营造优良环境。另一方面,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市场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例如,推动成立“恩施玉露集团”,目的就是引导企业把各类优势资源聚集起来,把对外形象塑造统一起来,把产业发展能级壮大起来,为全市茶叶产业链发展打造一个大平台。在政府引导下,各类茶叶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握指成拳、合力致远,最终成为恩施市农业产业的主导力量,全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真正实现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相互协调、亲密协作。

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我们要坚持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向发力,推动物质文明之花与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帮助老百姓“富口袋”,通过加快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创业扶持等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同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力度,切实有效解决床位、厕位、学位等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全力以赴帮助老百姓“富脑袋”,通过开展实用知识讲座、专业技能培训、文艺节目演出、优秀文化宣传等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特色文化,努力营造向上、向善、向好、向美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气。

正确处理“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达到预期,就必须坚持强内力与借外力“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要注重自我革命、朝内使劲,做足做好抓学习、提能力、改作风“三门必修课”,始终保持“拼、抢、实”的状态,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确保时间分秒必争、精力分毫必用、责任分厘必究。另一方面,要注重以干求助、朝外借力,抢抓区域协作、定点帮扶等重大机遇,学好用好三农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借鉴吸收外地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以“它山之石”,攻“恩施之玉”,以他人之长,补恩施之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肖慧婷】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