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法治频道 > 司法关注

翟宗林:18年倾力建成江汉平原首家综合性民俗文化藏馆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20:08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黎海滨 通讯员 余后臣

刚过去的2021年国庆黄金周,位于洪湖市乌林镇李家桥村的青瓦坊民俗文化园特别火爆,每天免费接待本地及周边县市游客1000余人次,旅游车、小轿车挤满车场,两名讲解员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几个农家乐也全部客满。

洪湖市贺龙中学退休教师李良锷带着家人、朋友参观之后,感慨地说:“各类藏品数以万计,堪称江汉平原水乡农耕文化的见证和缩影!”

翟宗林

青瓦坊民俗文化园的创办者,名叫翟宗林,今年63岁。他是洪湖市乌林镇李家桥村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荆州市人大代表。

10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为创办青瓦坊,翟宗林殚精竭虑18年,累计投资2000万元,走过了一条艰难的路。

“两票支持”,决心创办民俗文化藏馆

翟宗林1978年高中毕业后,在村里担任学习毛泽东思想辅导员,在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下,他树立了坚定的信念,立志为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干一番事业。

1988年,翟宗林外出打工,在岳阳市岳阳楼附近开了一家酒店,生意红火,于是他思考、探索,在心中萌发了要把家乡办成一个旅游景区的愿望,拉动村里的经济发展,让村民富起来。

翟宗林十多岁就迷上收藏。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创办一个民俗文化藏馆。他想,如果办成了民俗文化藏馆,会吸引很多游客学者来参观、考察、研究,一定会把村里经济盘活,让更多的村民富起来。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放弃了高收入的酒店生意,回到家乡,用开酒店赚来的第一桶金创办了洪湖市野莲酒业公司。他一边经营酒厂,一边搞收藏。经年累月,锲而不舍,他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

从民间收藏老物件并非容易之事。有一天,翟宗林打听到胡范村范大爷家里有一辆老牛车,牛车是过去农村的交通运输工具,但是自从拖拉机问世后,牛车的踪迹也就不见了。范大爷这辆牛车还是集体承包到户时村里分的,牛车上堆满了谷草,闲置了20余年。翟宗林多次登门求购,范大爷就是不肯出让。翟宗林知道他舍不得卖掉,便不厌其烦地开到他:“我收这件东西绝不是做生意赚钱,而是想让子孙后代知道先辈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不忘记老祖宗的根。”最后,翟宗林终于打动了范大爷,花了300元将牛车收到手。

1999年,洪湖新堤老城区改造,许多老房子要拆掉。他想,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可以收购不少老物件,不过那时候正是他最困难的时候,手头仅有3000元现金。为了节省开支,多收购一些好东西,他每天清早就跑到老街去寻找有收藏价值的物件,饿了,啃个馒头,渴了,喝几口自来水。一天,他知道一个古钱庄的房屋要拆,他进屋一看,整体架梁、鼓皮保存都很完好,买回去重新组装就是一栋古式楼房,决定把它收购到手。翟宗林找到屋主联系,屋主舍不得变卖祖业,但又无可奈何,反反复复,讨价还价,最后以1500元成交,装满一大卡车,运回酒厂,放在仓库保存。

2003年,翟宗林认为实现梦想的时机已到,就和李桥村村委会协商,把闲置的李桥村小学租赁下来,用于创建青瓦坊民俗文化馆。

2004年,翟宗林开始筹建展馆。当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起涌向他。他的投资计划,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投资民俗馆不赚钱,纯公益事业,家人一点好处都讨不到,还跟着受穷受累。”

在争吵激励的家庭会议上,翟宗林提议全家人举手投票。

“投票结果是,我得了两票——一票是我高高举起的左手,一票是我高高举起的右手。妻子、儿女们都没有举手。”回忆起当创办青瓦坊民俗园的种种艰难,翟宗林诙谐地说。

不仅如此,翟宗林还遭到不少村民的反对:“办什么民俗馆,收藏的全部是一些废品,就是一个傻子!”还有人说他是为了抢占地盘……

面对种种怀疑、讽刺、非难,翟宗林没有动摇,立场坚定。他认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大家不理解只是暂时的。”

翟宗林反复做家里人的工作,同时又多次做村民的工作,最终,家人拗不过他,村民们也渐渐理解支持他。

18年苦干,建成江汉平原首家综合性民俗文化藏馆

在取得家人和村民的支持后,翟宗林一头扎进工地,每天和工人师傅一同劳动,带头搬砖、和泥,从早到晚不休歇一会儿。几个后,他人晒黑了,累疲了,但信心更足了。

在整个民俗馆的建设中,翟宗林亲力亲为。他精心设计、监督施工,确保每个环节尽善尽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青瓦坊——这个占地面积60余亩、坐落在三国古战场乌林镇李家桥村的民俗文化园终于初步建成,免费向公众开放。

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了洪湖记忆馆、青瓦坊民俗馆、青瓦坊书院、国学馆、弘毅堂、兰亭书屋、野莲酒古作坊、翠竹林、渔家铺、相约洪湖赤卫队农庄等场馆建设。

步入青瓦坊,古色古香。青瓦黛妍,白墙银光。一栋栋明清建筑,古朴典雅;一幢幢艺术造型,风格别致。透乡野之气息,展历史之风貌,开天象之丽图,肇自然之仙境。

青瓦坊民俗馆收藏藏品两万余件,藏品跨越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这些藏品以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为核心,还展示出了市井生活、农事农作、婚俗礼仪器具,以及传统建筑构件。这些古老物件,每件都刻下了难以泯灭的历史痕迹,诉说着古代人民的生活,它是水乡农耕文化的见证和缩影,彰显着江汉平原独特的农村传统文化气息,成为江汉平原首家综合性民俗文化藏馆。

洪湖市文化学者作“青瓦坊赋”,评价说:“民俗馆览旧物,件件旧品生乡愁;丝竹坊听古琴,声声古韵动悠情。碾槽弯弯,碾过历史沧桑;犁铧尖尖,犁出农耕文化。兰亭书屋,传承书法。翰墨飘香,点画沉迷。书家挥毫似飞凤翔空;大师泼墨如游龙出水。笔端流露民族精神,墨中浸润炎黄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翟宗林说,“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历史,开拓未来,将民俗文化一代代传下去,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翟宗林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他殚精竭虑建成这么一个民俗文化园,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老祖宗的根本。

带领村民走致富路,带出一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翟宗林倾力创建民俗文化园,其中还蕴藏着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我要带领李家桥村全体村民走上致富路!”

为了实现这个初心,翟宗林于2009年大胆提出,要把李家桥村北灌渠2000多米长、十几米宽的废水渠填平。当时,他的提议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一些村民说,村里没有资金,这个河道填不填无所谓。翟宗林坚持认为:“填平后既不影响灌溉系统,又可以改变全村的环境。”于是,他和支部书记雷光齐以及村干部反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后决定:由翟宗林个人垫资56万元,填平废沟渠,拓宽了道路。

2012年,村里再次分田。翟宗林主动向李桥村二组组长杨国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农田分在杨家路两边,一边4米,拓宽道路,连接芙蓉大道,便于李桥村的发展。

杨国金非常支持翟宗林的想法,反复做二组村民的工作,实现了翟宗林的愿望。

2014年8月份,翟宗林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时刻,高息贷款20万元,买土将道路加宽加高。2015年,翟宗林又提议村委会将这条路建设成8米宽的水泥路。当时支部书记翟昌运召开了3次党员群众代表会,还是有很多人反对。有人说这是为翟宗林个人修的一条路。最后一次代表会,支部书记邀请翟宗林参加。翟宗林到会后,动情地发言:“你们都是李家桥村的先进党员群众代表,李家桥村的发展取决于在坐的全体代表,李家桥村要发展,道路要先行。青瓦坊民俗文化园是带动全村发展的龙头与纽带。”

翟宗林的发言,打动了群众代表:“翟宗林用自己的基本农田,个人出资,加宽、加高了道路,我们村集体修建水泥路责无旁贷。”最后,全体村民达成了一致意见,修建了8米宽的水泥路。

2017年,翟宗林又和村支部书记一起,向洪湖市有关政府部门申请立项建设李家桥村“美丽乡村”,得到了大力支持。2017年至2019年,省、荆州市、洪湖市累计向李家桥村投入2600多万,通过三年建设令李家桥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跃成为“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今,翟宗林不仅得到了他所在的李家桥村村民们的认可,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支持。洪湖市文联、洪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文,称赞翟宗林是“民俗文化的守望者”。经过层层选举,翟宗林当选为荆州市人大代表。

青瓦坊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洪湖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部门以及乌林镇的大力支持。目前,洪湖市乌林镇专门在青瓦坊设立接待中心,派出两名讲解员,支持配合青瓦坊做好游客免费接待与民俗文化传承等相关公益工作。

【责任编辑:肖慧婷】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