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金刚川》讲述了志愿军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将人们再次拉向70年前那个用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战场。在宜昌市猇亭区,就有这样一位亲历金城战役的抗美援朝老兵。今天,来听他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大战前夜火线入党
“我是1951年9月入党,到今年整整70年了。”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回忆起入党时间,张凤山依然记忆犹新。
1950年,刚满20岁的张凤山参军入伍,从家乡湖北出发,一路北上到达天津,在天津受训半年后,于1951年入朝参战。“当时我们从天津出发坐火车到了丹东,然后一路步行走到朝鲜。”张凤山说,由于美军封锁袭击,后勤供给困难,行军补给一天只有4两黄豆,身边的战友经常走着走着就晕倒在地,他们就是靠着坚定的意志支撑走到了朝鲜。
金城阻击战前,张凤山作为班长和另外一名老乡被批准火线入党。“头天晚上,指导员领誓,我们站在党旗下庄重宣誓。第二天扛着步枪就上了金城阻击战战场!”张凤山说,没有仪式、简化流程,或许明天上了战场就会没命,但他内心依然非常激动。“入党给了我莫大的肯定和支撑,我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到战斗中!”
三场血战,一场比一场悲壮!
“去年孙子回来给我讲了一部电影叫《金刚川》,那里头的场景我都亲身经历过!战争太残酷了……”张凤山回忆道。在朝鲜战场参加了多少次战斗,他已记不清了,但荣立二等战功的3场血战,至今仍刻骨铭心。
第一场血战,中线阻击战。
1951年10月,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中朝军队防线发动“秋季攻势”,企图取得战场优势,在谈判桌上迫使中朝方让步。
当“联合国军”突然发起全线进攻时,张凤山所在部队正在整训,负责金城周边几个山头高地的警戒,连防御工事都还不及修建,就仓促投入战斗。“战斗打得很艰苦,基本是在无遮无拦的阵地上,以血肉之躯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对阵,但是没有一个孬种。敌人不分昼夜的连续进攻,最后团长带着警卫人员、团部工作人员和炊事员都上了阵地。我们连100多人上战场,最后只剩指导员、我和一名老乡3个人活了下来。”张凤山回忆,敌人密集猛烈的炮火像下雨一样倾泻而来,战斗异常残酷,自己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万幸,全靠阵地上一块巨石的遮挡,指导员带着他和老乡,才坚持到了援军到达。
第二场血战,东线反击战。
1952年秋,志愿军为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破坏其可能的进攻,决定从9月18日开始,第一线各军按照统一计划各自选定目标,对"联合国军"班、排、连支撑点及个别营的防御阵地实施反攻。
张凤山所在的连队和兄弟部队一起抢占了两座山的制高点坚守,山的后边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一座大桥和即将封冻的河流。“团长在战前动员时告诉我们,确保交通通道的畅通安全至关重要,要做好长时间坚守的准备,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张凤山告诉记者,为做好背水一战的充分准备,战前他们深挖战壕、打通了所有山洞和坑道。
战斗打响后,敌军上有飞机,下有坦克,没日没夜的狂轰滥炸,战场上到处都是炮弹坑,敌我力量悬殊,部队伤亡很大,张凤山身边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我和40多个战友坚守在一个封闭的洞里,白天守住洞口休息,晚上再把丢失的阵地夺回来。说是休息,哪里睡得着啊,朝鲜天寒地冻那个冷啊!后勤补给跟不上,又没有水,多少个昼夜没吃没喝也记不清了。”这种白天失、晚上夺的拉锯战进行到后来,打急眼的敌人不分昼夜进攻,并残忍地向洞里投放毒气弹,和张凤山在一个洞里坚守的战友39人全部牺牲。张凤山因在外执行任务而幸免于难。
第三场血战,中线夏季反击战。
1953年7月,半岛停战谈判签字前夕,为进一步打击敌人,摧垮乱北进气焰,志愿军发动夏季进攻战役。
张凤山所在部队长途奔袭,连续快速行军抵达敌后要地,堵住后撤之敌。“一个团的部队白天伪装秘密前行,晚上急行军穿越敌占区,按时赶到了阻击阵地。敌人发现退路被堵,对着我们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狂轰滥炸,步兵像蚂蚁一样勾着腰向我们的阵地发起进攻。”谈起这场血战,张凤山风趣的告诉记者:“敌人打炮时我们早就躲进阵地后边的掩体了,等炮停了再跑出掩体猛烈的还击,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其实美国兵贪生怕死,真的像纸老虎,几个回合下来,就掉头逃跑了。就这样连续几天耗在阵地上,等我们大部队打过来就把他们全收拾了。”
讲完三场战斗故事,张凤山拿出了珍藏几十年的200多张照片和军功章,每张照片的背后,有的写有战友的名字,有的是战场地点,有的是和朝鲜人民联欢,还有的是在朝鲜援建时的建设场景……
“照片上的战友绝大多数都牺牲了,他们把照片交给我,我要把他们保存好。”张凤山说。
抗美援朝精神赓续传承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凤山仍留在朝鲜援建2年后回国。1956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陕西工作,离休后随爱人一直居住在猇亭区。
随着枪林弹雨的远去,生活逐渐趋于平静,但抗美援朝精神已深入张凤山骨髓,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张凤山育有3个儿子,受父亲影响在择偶过程中都选择了军人家庭,他的3个亲家都是参过战的老兵。孙子张昱从小在红色教育的熏陶长大,如今也穿上了军装,在福建漳州某部队服役。张昱说:“小时候常听爷爷讲打仗的故事,想象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场景,感受到那一辈人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决心,耳濡目染中从军报国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就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军人,所以高考志愿毅然填报了国防生。”
如今,91岁的张凤山仍时不时把珍藏的200多张黑白照片和三枚二等功军功章拿出来,教导晚辈、开导邻里,“如今的日子太好了,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