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康 通讯员 蒋泽稳
7月20日从省法院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法院开辟执行绿色通道,运用电子送达、网络查控、司法网拍等手段,积极为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纾困解难,共执结77993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260.1亿元。
省法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为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我省法院全面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严禁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充分体恤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创新运用“活封”“活扣”等方式,尽最大可能保持企业财产运营价值,尽最大努力保中小微企业生存,保障和促进就业。
为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权益,各地法院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执行领域的深度应用,用信息化手段减少逃避执行、干扰执行、消极执行等现象,帮助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等问题,从而提高执行效能。
今年3月1日起,安陆法院通过网络财产查控、网络司法拍卖、用好失信惩戒措施、电话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移动微法院”等方式开展执行工作,做到隔离病毒但隔不断执行,2个月成功执结涉金融案件12件,执行到位金额355.25万元。
“约定每月还款20万元,但2月、3月的至今没收到,请法院敦促对方尽快付款。”4月初,湖北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通过电话向荆州市法院执行局求助,请求法院敦促江西某包装公司向其偿还货款。执行干警通过微信,组织双方视频协商,达成调解协议。4月12日,湖北某科技公司如期拿到40万元执行款,并按照约定,委托辖区法院为江西某包装公司办理解封手续。
在执行过程中,既要穷尽一切手段,维护司法权威,实现法律效果,又要在不损害申请执行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多方利益的共赢,取得良好社会效果。5月27日,在一起财产保全案件中,麻城市法院“放水养鱼”,采用“活封活扣”方式,允许陷入困境的麻城某公司在被执行保全措施后,继续使用厂房设备,既有效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又有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随着直播“带货”热潮的兴起,司法网拍也顺应潮流,升级至法院干警“带货”模式。6月8日,黄冈市中院通过“直播”方式进行网络司法拍卖,22个种类、共30件拍卖标的物全部一拍成交,总成交额727460.8元,总溢价率达72.3%。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