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卤藕、包子、肉丸子……这是一份丰盛的早餐,但却是青山区分局工业二路警务站民警龙辉
和他爱人陈红艳70多天来一起在家吃的第一顿早餐。
“蛮过细”是陈红艳对丈夫的评价,结婚26年以来,家里一直是丈夫做饭,3年前儿子在宁波参警后,每年只在过年回家。吃完早饭,两人动身去看望陈红艳80多岁的父母,出门之前,他们和儿子通了一个视频电话,让儿子放心,家里生活都正常。
抗疫不松劲 警察夫妻有了新任务
自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以来,夫妻俩的工作有了新变化。如今龙辉开始了在警务站巡逻的日常工作,陈红艳的工作重心放到了为居民群众复工复产的服务工作中来。
这些天,陈红艳每天都会到区政务中心值守,作为青山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队长,她想看看,恢复公安户政窗口业务后,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能让群众办证更快,更方便。10日当天,她发现来办业务的群众比往常多,她着急起来,马上跟同事们商量能不能把办证步骤再优化优化。
前段时间,北京的王先生拨打了区政务中心的电话,原来,王先生1998年前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时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官。现面临转业,他提交了干部转业的其他所有资料,却因无法提供当年入伍时的《户口注销证明》,无法办理转业手续。20多年前的事,人又不在武汉,又在疫情期间,王先生十分着急,为难之际,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4月2日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山公安分局人口大队打了一个求助电话。
了解情况后,陈红艳和几位民警加班加点,几经周折,找到了王先生当年注销户口的存根记录,4天时间内将户口注销的相关证明资料寄到北京。拿到了快递,王先生感慨这封快递价值千金,正所谓“疫情无情人有情,千里相助暖人心”!
一家三口的警察梦
“年轻时爱看谍战片,觉得警察特别酷。”今年57岁的龙辉中等身材,寸头,背微驼,白发簇簇,聊起年少时的梦想时,眼里发光,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1983年,他如愿考入武汉市警官学校,至今从警35年,从事过户籍,治安、刑侦等警种,1990年,龙辉到白玉山派出所成为一名治安民警,那时,陈红艳刚从警校毕业,是所里的治安内勤,两人共事一年半,龙辉在办案上的认真、一丝不苟,让陈红艳很敬佩,而陈红艳的严谨热情也让龙辉很欣赏。
4年后,相知相恋两人组建家庭,第二年,儿子龙旭华出生,从小,他对警察这份职业心生向往,高考时考上了湖北警官学院,拿到通知书的那天,他顶着大太阳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校门口拍了一张照片。
毕业后,龙旭华考入了宁波市公安局,成为宁波象山爵溪派出所民警,“当初让他去外地也是为了锻炼他,毕竟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我们。”龙辉说。
刚参警时,龙旭华因听不懂当地方言常常感到很苦恼,作为父母也作为前辈的龙辉夫妇不时打电话宽慰他,“慢慢来,和居民打交道没有别的技巧,就是要耐心,多沟通才能知道他们的需求”。因为父母都是警察,龙旭华对自己要求严格。离得远,工作忙,一家人难得见一面,视频、电话联系成了常态。
两地千里同心抗疫
年前,龙旭华已经买好机票准备大年初三回家,遭遇疫情,他退了票,选择留下来参与抗疫。而陈红艳夫妇早已进入战时状态,因为龙辉要在外巡逻,陈红艳总是再三嘱咐丈夫做好防护。
2月15日,武汉实行小区封闭管理措施,除就医以及防疫情、保运行等岗位人员外,其他居民一律不得外出。当日气温陡降,大雪突袭,陈红艳按照分局统一部署,晚7时带领同事顶风冒雪在武商众园广场开展社会面巡控。疫情期间,她既要协调、指导分局户政战线干警深入一线开展“四类”人员排查,还要负责全区百余名确诊病人、疑似患者的落地核查,常常忙至深夜才回到家。
龙辉同样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白天巡逻防控、处理警情,紧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夜晚还要开展夜巡检查、值守集中隔离点。大年初四,其父亲因病去世,夫妻俩默默送别老人,立刻又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儿子龙旭华在宁波当地承担重点疫情地区人员的硬隔离、疑似人员排摸等任务,他负责21名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任务,每隔两个小时就主动联系隔离人员。面对管控对象情绪厌烦的,他耐心地做好情绪疏导工作;遇到暂联系不上的,他就会直接赶赴家中进行确认。常常检查完一轮后,已经错过了就餐时间,一桶泡面是那段时间他的标配。
“我们都有自己的阵地,今年过年不能像往年一样,我们一家三口要相互鼓劲,并肩作战。”陈红艳坚定地说道。虽然3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儿子注意安全!我们这边形势比较严峻,警察很辛苦!我们吃的是同一碗饭,担的是一样的责任,关键时候都要担当,不能掉链子,也要注意防护。”
像这样利用闲暇时间互相交流与鼓励,就是最大的慰藉。陈红艳和儿子在做社区基础工作方面有交集,所以聊得也多一些。
“他主动提交请战书,我很感动,儿子长大了,有担当了。”陈红艳告诉记者。龙辉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确实是长大了,成长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