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这么早就来上班啊?”“今天转运病人我过来帮帮忙!”3月2日上午,张巧荣准时出现在社区警务室,她仔细翻看着“四类人员”台账,将一副老花镜架在护目镜外,藏蓝色的警帽下露出已经花白的头发。
55岁的张巧荣是武昌区公安分局余家头派出所社区民警,同事和朋友都喜欢叫她“巧姐”,本来今年7月她就要光荣退休,却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疫情高发社区。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利用平时所学知识客串起了心理咨询师,给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人带来了勇气和希望。
正向激励 为社区群干带来勇气
“刚一接触心理学时,我就对这门学科充满兴趣。”2018年7月,余家头派出所邀请武汉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专家、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汪少萍来讲课,当时还是水岸星城社区民警的张巧荣听得格外认真。从那以后,她陆续购买了十余本心理学教材,遇到不懂的还在微信上向汪老师请教。
工作了几十年,张巧荣深知负面情绪的破坏性。在鸡毛蒜皮的纠纷中,当事人会因为愤怒酿成大错;陷入悲伤和痛苦的人会抑郁成疾,甚至会危及生命。学习了心理学后,张巧荣仿佛找到了解题的答案,干起社区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余家头派出所辖区内出现了许多确诊患者,连喻家湖社区的管段民警都因为发热被隔离。1月31日,张巧荣刚接手这个社区就发现网格员、志愿者们都愁容满面,一位名叫小万的女孩还坐在角落不停地抹眼泪。
原来,喻家湖社区已有25名确诊患者和23名疑似患者,社区工作人员压力很大,小万因为去了一趟医院给患病群众送药害怕得情绪崩溃。“我们都是女人害怕很正常,你可以跟我好好聊聊……”张巧荣主动与小万攀谈,通过积极沟通和正面激励让她建立了信心。时间一久,她与社区群干和志愿者们都成了好朋友,大家有了心事都会找巧姐谈。
“心理学有种说法,叫注意力等于事实,越是过分关注疫情,内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容易产生害怕、惶恐。”在给社区工作人员安排的讲座上,张巧荣把学来的知识分享给大家,“有了负面情绪不可怕,但要学会正确面对,可以培养一些积极的兴趣爱好去分散注意力,冲淡心理上的焦虑。”
在市防疫指挥部下达排查“四类人员”的指令后,喻家湖社区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有些群众不配合工作,张巧荣也主动帮忙劝导。一位张姓男子自认为新冠肺炎已经痊愈,拒绝前往隔离观察点,并在电话里对社区书记口出恶言。张巧荣连续多天打去电话劝说,并为他阐明相关政策,她的诚意最终让张先生作出让步,主动配合了隔离规定。
说话慢一点、声音低一点、各自让一点,这是张巧荣在调解纠纷时挂在嘴边的话,派出所领导说她总是能化干戈为玉帛,有着能让人信服的独特魅力。
心理疏导 为丧偶婆婆化解悲痛
在别人眼里张巧荣就是一个知心大姐,永远善解人意、积极乐观,但其实她心里也有过不去的坎儿。
2月12日,正在社区进行防疫工作的张巧荣听见一个噩耗,自己94岁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大哥告诉张巧荣,由于十分孝顺的大女婿突发卒中离开人世,父亲一直悲痛不已,茶饭不思几日过后撒手人寰。张巧荣听完肝肠欲碎,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斯人已逝,人还是向前看,不能让悲伤毁了自己的生活,过了十几天后张巧荣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向那些被悲伤折磨的人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社区里有一对67岁的老夫妻,爹爹因为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婆婆孓然一身只有以泪洗面。张巧荣见了心里十分难过,拿出纸巾给婆婆擦泪,一边扶着她轻声安慰。
“悲伤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逝者,但不能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让爹爹在天之灵能安心……”接连三天,张巧荣都打电话宽慰婆婆,慢慢让她接受了这个现实。婆婆从方舱医院出院的那天特地打来电话感谢张巧荣,并答应要坚强地生活。
还有一个人张巧荣也放心不下,独居的刘大姐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发病时症状十分严重。得知她点的外卖无法进入小区,张巧荣每次都给她送到家门口,并找来一个板凳垫高以免她弯腰引发疼痛。
“我疼得每天睡不着,一天只能吃一顿,医院没有床位我又住不进去,真是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在微信交流中,刘大姐的状况令张巧荣揪心不已。为了让她坚强起来,张巧荣每天在微信上与她分享美好的图片和文章,得知刘大姐喜欢跳舞,张巧荣就和她探讨舞蹈的心得,两人变得像姐妹一样无话不谈。
封城封区不封心,隔店隔家不隔情;武汉新冠何时灭,待到春光灿烂时!2月29日,张巧荣专门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刘大姐,在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下,刘大姐逐渐战胜了悲观情绪,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学会感恩 为警察生涯不留遗憾
“巧姐你好划不来啊,马上退休遇到这种事……”看到张巧荣在社区忙碌有人替她觉得不值。但她总是笑着说:“组织这么信任我这位老将,证明我还挺能干!”
对于自己的事业,张巧荣总是充满感恩,她总说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摆正心态、学会接纳。她出生在黄陂农村,父母一共生了6个孩子,从小家境困难的她从没想过能走进城市,并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她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就对党的培养感激不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是她报答的唯一方式。
1986年,从警校毕业的张巧荣被分到了武昌分局,在徐家棚和余家头两个派出所干了34年。从武车二村、武车四村再到水岸星城,她管理的社区从筒子楼变为高楼大厦,不变的是她对事业的执著和对群众的热情。
2017年春节,水岸星城居民徐女士刚从新加坡回国就到警务室找张巧荣,请她在大年初六前为她在国外出生的小孩上户口。由于面临春节长假,所需资料又十分繁杂,张巧荣列出清单指导徐女士准备证明文件,并放弃休假将资料送上级审批,当天下午就为小孩办好了户口。徐女士获知消息惊喜不已,对张巧荣的专业和高效大加赞赏。
“当年做管段背户口是一份基本功,领导在一摞户口中随便抽一份,我都能背下来!”谈起年轻时的本领张巧荣颇有些自豪。随着公安信息化的进步,户籍管理工作都要用电脑来完成,张巧荣从来不愿输给年轻人,从入门到熟练她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接触心理学后她又燃起了学习的热情,到书店购买了《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十余本书,读书笔记做了厚厚三本。
现在,张巧荣还是每天活跃在社区,为居家隔离的群众们送米送菜。她说当了一辈子警察不想留下任何遗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她退休以后最值得回忆的事。
(通讯员黄赤橙 孙逊 项天宇)